兩款無人機都有預留武裝掛載的掛點和結構 中科院證實有在研發無人機用的武器,只是不用現成的話短期大概還看不到吧? 這幾年中科院已經把騰雲的次系統和酬載裝備都研發完成,也已經在進行最後階段的作戰測 評 銳鳶二型相比三月公開時,後段機身加大以及進氣口都有修改 而且根據新聞內容,可能換了新的發動機? 銳鳶二型即將進入作戰測評,衛星導控能力看來也是展望未來(三月時沒有,可能這半年加 進去的) 原文來源: https://def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4427529 原文摘要: 騰雲無人機佔據了「國防館」空間的中心位置,讓這款在2019年台北航太展也曾亮相的機型 ,再度獲得國人的矚目。雖然外界以「騰雲二型」稱呼這架展示的無人機,但中科院的官方 說明仍是以「騰雲無人機」介紹。 齊立平指出,騰雲無人機為中高空、長航時無人機,4年前曾經公開過外型,但這幾年來中 科院已把機艙、機腹內的次系統,還有掛載的裝備,全部都開發完成,通過測評。 齊立平指出,包含衛星導控、電子偵蒐模組、合成孔徑雷達,攜掛的可見光、紅外線偵搜都 已開發完畢,同時騰雲無人機還配備多三重飛控導航的複連設計,也就是一旦飛行系統失效 ,就會啟動備援設計,目前騰雲無人機已經完成研發測評,目前和空軍正在進行最後階段的 作戰測評。 齊立平說,騰雲無人機除了動力系統是跟MQ-9B同樣之外,全機其他部分都在國內生產,所 以國產化、自製率非常高,「等於我們替國軍提供了一個非常多樣化的空中載台選擇」。 媒體專注騰雲無人機是否有「察打一體」能力?齊立平說,有預留一些派龍架、掛載點還有 管路設計,所以中科院也在同步發展適合發展配備於騰雲無人機的武裝攻擊型,「那是另外 的計畫正在進行」,而無人機所使用的武器在重量與氣動外型和戰機所使用的不同,因此要 另外開發。 至於「銳鳶二型」無人機,中科院介紹,它是一款遠具長航時海搜無人機,結合人工智慧, 達成高效能海域情監偵任務,裝載光學/紅外線偵搜設備、海搜雷達、船舶辨識系統等。 中科院3月曾對外公開「銳鳶二型」無人機,但與本次台北航太展所展出的「銳鳶二型」無 人機外型相較,可以看出機體後段加大,進氣口造型也有所變化。 對此,齊立平解釋,目前「銳鳶二型」仍持續在精進相關諸元,包括散熱、不同型號的引擎 設計等項目,但相較上一代導控距離150公里,「銳鳶二型」則大幅成長至300公里、滯空時 間長達16小時,未來搭配衛星導控能飛得更長更遠,目前即將進入作戰測評。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www.ptt-club.com.tw), 來自: 111.71.58.167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-club.com.tw/Military/M.1694613827.A.FAC
scotch : 有了巡飛彈,那個雷射導引火箭大概就不要了 09/13 22:58
jess730612 : 導控成長到300公里 那達到跟Bayraktar TB2相同水準 09/13 23:36
kkttaipeityy: 順便開發國造反甲飛彈?後備步兵和無人機都能用 09/14 00:12
Wooctor : 國軍應該需要長釘ER那種定位的飛彈 09/14 00:33
Wooctor : 如果要國造的話,希望可以朝這方向走 09/14 00:34
piggyoil: 阿姨!我不想努力了(求包養) 09/14 00:34
colorghost : 我是覺得銳鳶不用刻意追求查打一體武裝,反正只要 09/14 00:35
colorghost : 能協助海鋒大隊偵查標定敵方水面目標就完成任務了 09/14 00:35
edison : 這種大型無人機戰時沒什麼生存性.開發專用武器不如 09/14 00:51
edison : 做小的自殺無人機 09/14 00:52
chyx741021 : 比較早之前的報導看起來,比較像是中科院想證明/推 09/14 01:02
TwixBar: 有沒有富二代要包養 09/14 01:02
chyx741021 : 銷銳鳶二的武掛能力,但海軍沒什麼興趣 09/14 01:02
xc091832 : 銳鳶武裝非必要,但多個手段欺負只有肩射飛彈的海警 09/14 06:57
xc091832 : 、海上民兵,這還是很不錯的 09/14 06:57
henryyeh5566: 不知道能不能把那一大堆mica魔改上去 09/14 07:10
bearq258 : 銳鳶構型本來偵察機模式,何況隱形設計還不行 09/14 11:56
boggicer: 身邊有朋友被包養 09/14 11:56
bearq258 : 已看到趨於成熟的飛控系統剩下就是改機體 09/14 11:57
bearq258 : 主要飛控完善剩下發展構型與引擎 但開發能量不足 09/14 11:58
bearq258 : 需大量引進民間開發與製造力。 09/14 12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