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已上院線一周 看得人似乎不多 可能快要下檔 敬請把握機會 雷文防雷資訊頁 ~*-*~*-*~*-*~*-*~*-*~*-*~*-*~*-*~*-*~*-*~*-*~*-*~ ~~~~~~~~~~~~~~~~~~~ 雷文 主文分隔線 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 https://notfind2017.blogspot.com/2023/07/passion (刊登於部落格原文,含其他的連結) 濱口竜介第一部長片《暗湧情事》可視為其後續作品的索引,許多蛛絲馬跡看得出這位被 公認當今中新生代最具敘事創新風格的作者導演(之一)絕非僥倖。更可以從這部濱口竜 介研究所畢業時期的作品更加直接、素樸的樣貌中看到作者對於電影藝術的疑問,同時帶 有某種哲思意味(學院派?)確定其在後續創作中持續的關懷方向。 不管是《歡樂時光》人物關係結構更加龐大複雜,同時實驗性的部分,演員「介入劇本」 與「表演工作坊」(註1)層次更加精緻,朝向更加不確定的自由奔放;《睡著也好醒來 也罷》從演員臉孔的電影內外的時間感與話語/台詞的貌合神離,乃至於從劇中的愛情關 係思考電影中角色與人的存有與自由;短片《離天堂還很遙遠》同樣以鬼魂附身之名操作 著台詞、話語和表演的錯置;《偶然與想像》更是《暗湧情事》許多演員後續的沿用,以 及在《暗湧情事》的倒數第二場景的對話中,談到世界是諸多巧合的構成,或是如此看來 ,根本沒有任何巧合的宿命論的創作想法;算是「集大成」的《在車上》把實驗性轉化雅 俗共賞更容易讓人感同身受,同樣藉由交談、訴說與聆聽的方式,描繪著敘事者與他者的 共存方式(註2)。 以往大部份談論濱口竜介的作品往往會著重在當代都會男女,並直指現代人情感關係的疏 離,但《暗湧情事》最讓我意外的是其中帶有「更為古老」的存有論、形上學的思考與辯 證,與結合其特殊的編導方式(即興排演與角色工作坊),在本片劇中以類似真心話大冒 險的橋段,卻也並非只是形式上,而是以愛情為起點、在本質上、精神上對影像的表象與 內在意志之間弔詭關係,進而對於「電影」(註3)的疑問。 《暗湧情事》只談論愛情,卻並非只談論情感的當下與作為穩定伴侶的親情化這類許多愛 情電影在展現的矛盾與辯證。《暗湧情事》給人的「頓悟」說起來有點像是直銷洗腦演講 。人是如何(藉由愛情)認知到自我這一件事情?以及濱口竜介的作品一直要嘗試著藉由 演員自我陌生化的操作與演練(如《在車上》的契訶夫讀本過程),探討人的無我與自由 的可能,抑或是無我的不可能,因為種種的拋棄與解放,只會看起來像是更接近「成為自 我」的過程。 (註1) 關於演員的排練與演出的編劇方法,請參考筆者對於《歡樂時光》描述 https://notfind2017.blogspot.com/2021/04/happy-hour (註2) 詳見筆者對於《在車上》描述 https://notfind2017.blogspot.com/2021/11/drive-my-car (註3) 此「電影」指的是電影化的過程,意思是在於演員以劇本排練過程,乃至於演員成為角色 或「扮演自己」的方式 -- https://notfind2017.blogspot.com/ 拉特飯 - 以商業力量進入獨立市場 (剛搬家內裝待修)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www.ptt-club.com.tw), 來自: 1.160.60.25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-club.com.tw/movie/M.1689350902.A.57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