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pse.is/57ab3c 金獎導演 #奧立佛史東 於推特(現改名:X)發文點評《奧本海默》: . 「上週六,我觀賞了三小時的《奧本海默》,我深深被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敘事給吸引,他的 劇本層次分明,引人入勝。 . 我對凱柏德和馬丁 J. 舍溫合撰的原著(《美國普羅米修斯:J. 勞勃歐本海默的成功與悲 劇》)很熟悉,我曾推辭過執導《奧本海默》電影,因為我無法找到屬於我自己切入這個故 事本質的方法,但諾蘭找到了。 . 他的執導手法令人讚嘆、瞠目結舌,因為他將大量的事件編進所有暗潮洶湧的對話中反覆上 演。 . 每一位演員都讓我為之一亮,尤其是奇里安墨菲,他那雙特大的眼睛在這部電影裡扮演像奧 本海默這樣的天才,感覺滿適合的。 . 《奧本海默》是經典之作,我本來不相信這能在當今的社會風氣之下被拍出來,太厲害了。 但有兩點史實是我會想要爭論的,歷史學家彼得庫茲尼克和我在我們製作的紀錄片影集《不 為人知的美國史》(2012)中做出了以下重要區分: . 1. 日本當初幾乎不知道美軍在廣島投下了什麼炸彈,日本也接受了美國能夠摧毀他們城市 的事實,但仍然甘願讓城市被犧牲。 . 2. 儘管美國大肆宣揚了日本對他們投降這個說法,但這並非事實。真相是,原子彈投下的 幾天後,俄軍也攻進滿州擊潰了他們的軍隊,而北海道是下一個目標。日本害怕俄軍會像推 翻沙皇那樣的推翻天皇,再加上國內又面臨飢荒,眾多事件接二連三的影響下,使他們認知 到自己無法再繼續支撐多久。 . 除了我在上一段提到的歷史觀點外,這部片還包含奧本海默的悲劇性本質,也就是他是一個 在歷史上置身不可能的處境之中的人。但也正如諾蘭所展示的,這處境有部分是他自己造成 的。」 . 註:諾蘭曾在《好萊塢記者報》的採訪中如此形容《奧本海默》:「這就是好萊塢以前在九 零年代會拍的電影。」而麥特戴蒙則說:「這就像以前奧立佛史東的新片一上映,你會覺得 :『我一定要去看,因為大家之後會瘋狂討論它。』但這種電影如今已從主流院線絕跡了。 」 史東的原貼文: https://twitter.com/TheOliverStone/status/1686407445529116672 . 諾蘭與戴蒙的《好萊塢記者報》採訪: https://www.hollywoodreporter.com/movies/movie-features/oppenheimer-christopher- nolan-cast-interview-film-1235535418/?fbclid=IwAR21HuUaVryQpP7fg1JNe7ecUoqoeqUv4 iXP28CO3tqfbvklWQgV9YVLI7A = = 裕仁天皇的日記跟日本外務省的解密檔案都證實這個說法,前者在1945年8/6到8/15的日記 中完全不擔心廣島長崎的平民死傷,最在意的是萬世一系的天皇血脈可能毀於紅軍之手 不過美國人嘛,拍電影總是給自己臉上貼金一下的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www.ptt-club.com.tw), 來自: 111.82.194.243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-club.com.tw/movie/M.1690972804.A.B9B
mashmabo : 大導稱讚,很好08/02 18:56
lllst : 我還以為是奧利佛史東改名X08/02 21:05
heavensun : 他也不算左謬吧 只是用力監督政府 08/02 21:44
CSFV : 推史實 08/02 22:08
asdzxc1662 : 現改名:X 莫名好笑 08/02 23:57
sunuzo: 我哥上包養網被我抓包.. 08/02 23:57
newline : 有改名嗎 沒吧 08/03 00:31
hp8232 : 改名X是指推特改名X拉 08/03 02:32